什么是弱視?眼球沒有任何器質性病變,而發生的視力減低稱為弱視,弱視由于發生的較晚,很少能在2~3歲時發現,因此常常影響治療效果。那么弱視到底對兒童有什么影響呢?
臨床上對于弱視的診斷是單眼或雙眼矯正后的視力仍低于0.9,有時雖然經過治療視力仍不能有明顯的改善,這是由于弱視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。
弱視的標準:矯正后視力低于0.9。其中輕度弱視的視力為0.6~0.8;中度弱視的視力為0.2~0.5;重度弱視的視力≤0.1。
有些人常將弱視與近視混淆來看,這是不對的。那什么是弱視呢?弱視是指盡管佩帶矯正眼鏡后,視力仍不能達到正常者。這種患兒除戴鏡外,尚須進行弱視的矯正治療。而近視者則在戴上眼鏡后視力即可達到正常視力,不用其他治療,只有隨著年齡的長大才有些度數的增加。因此從治療上有著根本的區別。
斜視是指雙眼球的位置不正。按雙眼球位置的關系來分,可以分為外斜、內斜、上斜、下斜。按斜視發作時間來分可以分成規律性斜視、周期性斜視、間歇性斜視等。
發生在4歲以下小兒的多為恒定性斜視,由于大腦皮質經常主動地抑制斜眼的視覺沖動,長時間的抑制形成弱視,而且這種弱視有著持續性的視力減退,斜視發生的年齡越早,產生的這種視覺抑制越快,繼而弱視的程度越深。
弱視中最常見的是斜視性弱視,半數以上的弱視與斜視有關,上面講的概括起來可以這樣理解,斜視是眼位異常、弱視是視力異常。
弱視不僅能引起斜視也影響美觀,更重要的是由于立體視覺的喪失,尤其嚴重的是影響正常生活。
以上是由大開眼界視力健康訓練中心專家為大家講解“什么是弱視?弱視到底對兒童有什么影響”的相關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