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病因】脈絡膜血管瘤是在先天性血管發育不良的基礎上發展成的良性腫瘤。單眼發病,好發于后極部,病因不明。
【診斷要點】
1、孤立性脈絡膜血管瘤不伴有皮膚、全身或眼部其他部位的血管瘤或血管擴張。病變多在眼底后極部,為一杏黃色或橘紅色隆起。視力逐漸減退。腫瘤鄰近視乳頭者,早期出現前段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具有的與生理盲點相連的扇形缺損。以后發展呈半側視野缺損。晚期只留下小島狀視野,最后視野可全部消失。
2、彌漫性脈絡膜血管瘤常伴有皮膚、眼部或中樞神經系統的異常。眼底后極部表現為廣泛、彌漫、扁平、邊界不清的番茄色增厚,黃斑區明顯。生長緩慢,視網膜呈廣泛漿液性脫離,甚至全脫離。上述病變最終發展可并發白內障、虹膜紅變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。
【激光治療】
1、激光治療前常規檢查視力、視野、眼壓,行眼底熒光造影檢查,眼部B超及CT檢查。
2、一般用Ar+激光,Ⅱ級光凝斑反應所對應的激光能量為治療劑量。治療主要針對孤立性脈絡膜血管瘤。對于彌漫性脈絡膜血管瘤早期可試行激光治療。
3、瘤體小的可用光斑100—200m,能量250~500mW,時問0.1~0.2s直接照射瘤體本身及外緣,光凝斑密集排列。如瘤體大且隆起度高,Ar+激光光斑200~500m,能量500—700mW,時間0.2~0.5s,直接照射瘤體表面,每間隔1—2周治療一次。對黃斑及后極部血管瘤,治療時應避開視乳頭黃斑束,對血管瘤的其余部分及外周部進行光凝。
4、激光治療的并發癥主要有玻璃體渾濁、反應性滲出性視網膜脫離、眼底出血、纖維膜增殖及黃斑皺縮。